返回第1069章  亡灵大菜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这样的,我们一般情况下正常的百米短跑,计算的都是’单个运动员个体,自己从起跑爆发启动加速再到途中跑和冲刺过线’这样的一个过程,总结起来就是’起跑衔接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这样的一个过程。

而在这个过程中,’起跑启动’实际上是一个非常耗时的过程,因为选手需要从速度为0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爆发力和力量还有技巧,让自己快速爆发进入到一个高速跑动的过程中。

但是4100米的接力赛,看似是每个选手都跑100米,实际上情况不是这样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4100米接力赛的过程中,只有第一棒选手是从起跑器上起跑的,后三棒选手都是在跑动过程中接棒——而在后三棒选手接棒之前,他们已经在接力区中提前起跑了。

在这个过程中,选手提前起跑,等于节约掉了’起跑’这个过程中的速度损耗,可以直接以较快的速度接棒然后用自己的最大速度来完成自己那一棒的比赛——在这种情况下,后三棒选手都省去了从零加速的这个耗时,速度自然而然地就跑到了他们在个人单项赛事中所无法达到的成绩。

同时,这也就是我们说’实际上每个选手跑动过程不是固定的100米’的原因。

而关于接力区,我们假设赛道上等分地划分为4个100米的分段,在第一个百米分段中心线的位置上,向起始点倒退20米,再向前方延伸10米,这中间总长30米的距离,就是’接力区’。

接棒选手是在接力区内起跑并完成传接棒,所以根据不同队伍的安排情况,每一个棒次的选手在接力赛中所需要跑的距离也是不同的。

举个例子,就像是这回咱们的第一棒是郑队,他擅长前程爆发,在前程阶段可以有非常好的表现,但后程体能不支,这种情况下,如果他和第二棒的冯楚明配合得很好,刚进接力区不远就完成了传接棒,那么理论上郑队就只需要跑80-90米的分段。

同时我们又都知道屿帝后程爆发出色,那么最后一个分段100米再加上向前的20米距离,总计120米的最后一棒赛程,也足够让他进入爆发阶段,在最后的冲刺时刻也就可以有一个更好的表现了。】

大概是因为惊觉之前竟然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科普太不应该,所以现在一时想起来,这些做科普回答的田径迷就解释得格外详尽,恨不得把每一棒选手有可能跑的最长距离和最短距离都给列出来给这些吃瓜网友们看看了。

毕竟嘛,一般的观众,就算看比赛了,也很少会去关注这些细节的内容。

提出这个问题的观众,虽然问题非常基础,但是正是因为他有去思考才会有所疑问。

田径迷们对于这类的观众还是非常欢迎的,只要继续追根究底下去,就很难不成为一个合格的田径迷(划掉)。

所以这些田径迷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都充满了热情与耐心,像极了站在同人北极圈里卖安利的你我他(再次划掉)。

先前提问的观众没想到田径迷们竟然如此热情地回复了这么一长篇的内容,不过在仔细看过了之后,倒是也确实觉得自己原本心中的疑问被解答开了。

同时也觉得这些田径迷们人还怪好的咧?

在感慨过后,这位博主再次发言:【怪不得美国队那些可以把成绩刷到37秒10这样可怕的程度……】

【是啊是啊,还有牙买加队,36秒84的世界纪录,这是真的离谱……】

而田径迷们在看到吃瓜群众们如此纯朴的发言之后,脸色又再度古怪了起来。

其实吧,美国队虽然确实是很牛,但是和美国4100米接力队成绩一样知名的,还有美国队的’掉棒水平’。

_(:3ゝ∠)_

作为一个世界顶尖的队伍,美国队之所以可以这么牛逼哄哄,主要依靠的实际上并不是美国队的团体实力,而是美国队的单兵作战实力。

毕竟就以这个赛季为例子,美国队跑进10秒以内的百米短跑选手就有足足13人。

其中打开9秒90大关的有6人,打开9秒80大关的2人。

在这样的单兵实力下,美国队如果配合出色,完全有可能可以挑战由牙买加队所保持的男子4100米接力世界纪录——毕竟此前的日本男子4100米接力队中,至多只有1个具备打开百米十秒大关水准的铃木一平,但日本的男子4100米短跑接力却能在上赛季的世锦赛上跑出37秒43这样的成绩。

从这已经足可见,接力项目并不是只有单兵实力就能玩转的项目——选手之间的传接棒节奏还有传接棒技术、配合的优劣,都会大大影响到最终的成绩。

有人曾经评价,假如中国队、日本队的选手单兵实力能够达到美国队的程度,男子4100米短跑接力的世界纪录或许早已经被打破。

但拥有这种梦幻单兵实力的美国男子4100米短跑接力队却经常闹出各种幺蛾子,总是在各个赛事的预赛、决赛阶段,出现传接棒犯规取消成绩的结局。

总之,梦幻单兵,团队垃圾,这说的就是美国队了。

美国队不是不能出好成绩,但是他们出好成绩的概率和他们犯规的概率不相上下。

只是这话说归这么说,但在接力赛事预设对手的时候,却从来都没有人敢忽视美国队的存在——毕竟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在接下来的这一场比赛中遇到的美国队,它到底今天是一头熊还是一头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